普通话每一个音节都有它自己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念成一种较轻较短的调子,就叫做轻声。

所有的轻声音节发音都变得轻而短,但并非音高都相同。轻声音节在音高上这种差别往往取决于前一个音节声调的高低: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例如:请听电影《地道战》的录音剪辑。

地道:dìdào地下坑道(名词)

他学的广东话还挺地道呢。

地道:dìdao真正的(形容词)

 

 

  • 儿化

 

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儿化”在普通话里起着修辞和表示语法功能的作用。

 

1、 表示喜爱、亲切的情感。

例:这小孩儿,真可爱。—— 这孩子,真讨厌。

2、 表示少或小的意思。

例:小鸡儿  小旗儿

3、 区分词性。

例:盖“盖儿”  用“罩儿”罩

4、 区分词义。

例:一点(时间)  一点儿(数量少)

 

  • 变调

 

音节在连续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变带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变调规律有发音训练

 

1、上声音节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如:“反、造反”。

2、上声音节在非上,既阴平、阳平、去声和轻声音节前,其调值214变为21,也记作211(即所谓“半上”),例如:“始终、老师”

3、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即所谓阳上),例如:“也许”。

(二)去声变调规律

 

去声音节在非去声音节前一律不变。在去声音节前则由全降变成半降,即调值由51变成53。例如:记录  摄像

(三)“一”“不”的变调规律

1、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例如:“一家、一人”。

 

2、去声音节前变阳平,例如:“一顿、一跳”。

 

3、夹在重叠词中间念轻声,例如:“喊一喊、揉一揉”。

 

 

  • “啊”的音变

“啊”作为感叹词用在句前,仍发“a”音。如果用在句尾,因受它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音变。如果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因受它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音变。

1、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ê、i、ü时,“啊”读作ya。

例:小弟弟长大了啊!

2、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包括ao、iao),“啊”读成wa。

例:谁敢走啊!

3、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读成na。

例:你好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