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片分析的基础

  从小学开始,我们都会写一种叫“观后感”的东西。也许观的是历史遗迹,也许观的是名人塑像,也许观的是好人好事,乃至观的是一部电影。观后感包含了一个动作和一个想法,自然具有了逻辑顺序。毕竟大脑总是通过行为产生感受,通过感性走向理性,就像人类历史的演变。

  “观”的过程我们可能知晓事物的形态和存在价值,而对于那些过目难忘的人、事和语言,我们自然而言会或多或少的在心中有“感”。每个人都会有“感”:面对他人不幸的遭遇,我们会同情甚至落泪;面对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历史遗迹,我们会赞叹前人的伟大;面对现实与梦想的差异,我们会反思社会的进步与倒退。

  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章太炎)曾说:无论何种感想,皆自有言语可表”。可见,有“感”才是我们一切分析的出发点,因为我们的心理受到了撞击。当然这种“撞击”有时是积极的,有时又是消极的。

  “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由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审美心理因素交汇融合而成的艺术直觉。通过艺术直觉,最终转化为思想上“悟”的境界。

  当然,“感”的层次有高有低,有深有浅。感受的获得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层次,生活阅历和个人性格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正如那句西方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感悟能力高低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都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得以提升。艺术鉴赏力和培养与提高自然也是如此。

  三.看电影的层次

  几乎每一个看过电影或者看完电影的人都会说诸如“这个片子不好看”“这个电影说的太好了”之类的话。

  我们不禁要问,好或者不好的依据从何而来呢?

  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待电影的方式:

  1.做一个好观众

  2.看懂故事

  3.能够理解主题或中心思想

  4.会读解画面特点(技术)/能够运用电影语言读解影像

  5.透彻领悟影像下的综合表达

  6.用哲学阐述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