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舞蹈动作中的“三道弯” 
 
  “三道弯”,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广义上讲,“三道弯”是世界东方各民族舞蹈的典型姿态之一。

  从地域的角度来谈,位于东亚的中国文化圈内东西南北各文化板块的民间舞种汇成了多种舞姿的三道弯,“北方的秧歌,南方的灯”中已包括了数种民间舞:山东的胶州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都广为人知,又如西部的弦子,敦煌乐舞。东北部的满族舞蹈,朝鲜舞蹈比比皆是,呈现出纷繁的三道弯舞姿造型。位于南亚的印度文化圈的印度舞,位于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圈的东方舞,又如属于东南亚的马来文化圈的巴厘舞都有着不同姿态造型的“三道弯”。

  以上这些中国民间舞蹈的基本形态可以直接上溯到远古。例如,汉代舞蹈的文献资料,就是宝贵的遗产。汉代的乐舞画像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在刻画人物形态上的普通采用艺术夸张手法,把舞伎腰部描绘得细如束丝,软若柔枝。不但显示了舞者身形的秀美,还把汉代舞蹈“翘袖撅臀”,“纤腰长袖”的特定“三道弯”势态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汉代女乐歌舞需要精湛的技巧,比如西汉名舞人赵飞燕腰肢纤细,身轻如燕,能在掌上任意变幻造型,创造各种迷人的三道弯舞姿,那栩栩如生的图像留给我们太多的舞蹈动态启示。

  在中国舞蹈发展过程中,唐代舞蹈是一颗璨明珠,有着广泛影响的敦煌舞和汉乐舞画像砖同工异曲,它的舞姿造型本身存在有天然的S型曲线,形成了直角三道弯和圆曲三道弯等诸般造型。舞者的身形都是丰乳、细腰、冲身、出胯、歪头的三道弯体态。 
 
        在中国的各民族中,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秧歌。由此“扭”在汉族舞中处处皆是,一个“扭”字,把汉族民间舞势态形象地勾勒出来。各种各样的扭,各个地方的扭,都有不同。胶州秧歌是调动全身各部位“扭、拧、韧、碾”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富有内在激情的动作,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作特点,形成了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东北秧歌强调扭得“活”,扭得“浪”,扭出味道来。河北秧歌则有“扭”多于“跳”的特点。海阳秧歌注重的是“扭中摆”。陕北秧歌“扭”是关键。南方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中“三道弯”是它的亮相特点,无论是“风摆柳”、“三点头”还是“单背巾”、“凤凰单展翅”,此类动作都是呈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云南花灯“崴得团”是基本动律,这种崴中出现三道弯的姿态是腰胯扭得大而灵活。这么多种“扭”的姿态,把汉族人民的舞蹈文化美感表露的淋漓尽致。

  藏族舞蹈舞姿秀美,多呈“三道弯”体态。“弦子舞”的突出特点是流畅圆润、舒展、极富抒情、膝部连续不断既松驰又有控制的微颤是其内在动作核心,上身与胯部轻微连续的逆向横移,加以头部的配合形成的内在微妙的晃动,因此引发舞姿连接动作的“三道弯”,使女性动作越发娴美,这就是著名的“巴塘弦子”。

  朝鲜族的舞蹈形态主要是“手足同时运动”。其中“轮回舞”的动作有“扭与拧”、“前后翻”、“左右旋转”等,这种手臂与身体形成的三道弯进而发展为太极形和螺旋形。

  满族的舞蹈风格体现在最具有概括性的四句话:“腰身扭曲三道弯,托耳奔马拉弓箭,摸鬓托肋单举手,举额齐眉有曲线”,这就是说满族舞蹈的胯部起着承上启下的轴心作用,它通过头、胸、脖和腿部,使身体形成“S”型。